液壓閥廠家:液壓系統漏油是液壓傳動系統常見故障之一,按漏油部位可將其分為自身漏油和連接部位漏油兩大類。自漏的原因非常復雜,有的新設備就漏油,有的使用10多年的舊設備也不漏油。徹底解決自身漏油問題,必須搞清漏油的因素和途徑。下面通過幾個典型事例,分析自漏的原因及解決方法。
1液壓泵漏油
液壓件產成品不允許漏油,但由于種種原因,新出廠的液壓泵在調試泵站過程中,油溫剛達到50℃時,從軸頸處往外漏油。從漏油的部位分析,絕大多數是從低壓腔往外漏,也就是從壓力腔大量滲油到低壓腔(內漏)的油,由于系統中有一定的背壓,使低壓油的一部分外漏;也有的液壓元件低壓腔根本不允許回油,如液壓泵的軸伸部位。各類液壓泵從傳動軸伸處向外漏油的情況較普遍,尤其是齒輪泵的軸頸端蓋里的自緊旋轉橡膠密封圈。此類結構的自身漏油原因有:
?。?)泵的軸向間隙超出規定值,壓力油大量進入低壓區,將自緊旋轉橡膠密封圈沖開向外漏油;【液壓閥廠家】
?。?)液壓泵在系統中常年使用磨損,使軸向間隙增大,而壓力油大量進入低壓區,將旋轉密封圈沖開向外漏油。
?。?)新加工裝配完的液壓泵,由于加工制造中某個部件的幾何尺寸公差超過規定值,或幾個部件的累計尺寸公差超過規定值。
從以上原因看,解決軸頸部位漏油主要從防止軸向間隙過大入手:①為防止軸伸處漏油,設計齒輪泵時,在軸頸處安裝兩道自緊旋轉橡膠密封圈;②長期使用的齒輪泵發生外漏時,基本上是由于管路連接部分的密封老化、損傷或變質和油溫過高、油粘度過低等原因造成,可針對原因進行處理。
2控制閥漏油
控制閥在加工過程中,未達到設計圖紙規定的同軸度及倒角要求,這是造成漏油的主要原因。
?。?)閥芯兩端的倒角不能習慣采用45°,這種倒角危害甚大,往閥體里裝配閥芯時,很容易將O形圈卡傷。分為3種情況:①閥體孔對O形圈槽的同軸度超過規定值時,O形圈放在槽內,一側壓縮量很大,另一側壓縮量較小,輕者發生漏油,超差嚴重時,往閥孔內裝閥芯時會將O形圈切掉半圈或一圈。在試驗臺上作出廠試驗,由于時間短、油溫低又無背壓,不會發現漏油,當在液壓設備上使用一段時間后就開始漏油;②閥體兩端的O形圈與主閥孔的同軸度是合格的,閥芯兩端的倒角應為15° ̄20°,若大于規定值,也會將O形圈卡破。③兩者都是合格的,在裝配時未向閥孔、O形圈及閥芯上涂潤滑油(進口潤滑油使用誤區),往閥體裝閥芯時也可將O形圈切掉一塊?!疽簤洪y廠家】
由上可見,防止控制閥漏油,應從加工和裝配兩個工序做起,保證液壓元件不滲漏。
3液壓缸漏油
3.1控制加工質量
?。?)油缸液壓缸制造質量差時,新油缸就會出現漏油現象,如加工油缸筒的內孔(卡鍵槽)倒角時,在加工內孔的卡鍵槽兩側倒角不符合圖紙規定而大于20°,在組裝油缸時,首先將活塞上的兩道孔用密封圈卡傷造成內部漏油,其次在裝配導向套時,會把外徑固定油封的O形圈切掉一塊或半圈,這就給在使用中埋下漏油的隱患。當裝在設備的系統上有一定的背壓時,使用一段時間油溫達到50 ̄60℃以上,便開始從油缸前端漏油。
?。?)活塞桿在活塞桿前端的倒角時,如采用常用的45°倒角,往缸筒內裝導向套時,會將O形密封圈卡破。而采用20°,在裝配時就不會把O形密封圈切掉,這是防止漏油的主要措施?!疽簤洪y廠家】
3.2合理裝配
?。?)在缸筒內孔及活塞桿的倒角都是合格的情況下,裝配油缸時,應將缸筒內孔前端、活塞桿前端以及導向套的外徑、內孔均涂上潔凈的潤滑油,這種組裝油缸的方法是克服密封件不受損傷的重要環節。
?。?)禁止采用一定的壓力,將活塞桿及導向套向油缸里猛頂的辦法組裝油缸。防止導向套內的運動密封和外徑的固定油封不受損傷,這也是克服液壓缸不漏油的重要途徑?!疽簤洪y廠家】
4結束語
液壓件自身漏油原因復雜,只有找出漏油的根本原因,才能使漏油問題得到根本控制,從而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加以解決。文中介紹了液壓件漏油之根本,不僅對加工液壓元件而且對維護液壓設備都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,并為高效、準確地檢修、維護液壓設備,提供了正確的方法。